鼓楼区简介

中文名称

鼓楼区

外文名称

Gulou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下辖地区

辖9个街道、1个镇

政府驻地

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山路24号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001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部福州市

面积

35.7平方公里

人口

68.8万人(2010年)

方言

闽东语福州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乌山风景区,于山—炼丹井,欧冶池等

机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

福州站、福州南站

车牌代码

闽A

行政代码

350102

鼓楼区位于福州市城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19°、北纬25°,面积35.7平方公里。现辖9街1镇,77个社区,15个经合社。城区户籍人口58.45万。区人民政府驻福州市津泰路98号。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区人民政府驻津泰路98号,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鼓东街道、鼓西街道、温泉街道、东街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华大街道、水部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鼓楼区[福州市] - 基本概述鼓楼区[福州市]镇海楼邮编:350001代码:350102区号:0591拼音:Gulou Qu鼓楼区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北以外福铁路、东以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南面以琼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为界,与台江区镶邻;西面以闽江为界,与仓山区隔江镶望;西北与闽侯县相邻。总面积35.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4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建都于区内屏山南麓之冶山,史称“冶城”。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时,分鼓楼、大根两区;1956年两区合并成立鼓楼区;1968年改称“红卫区”;1970年辖区范围扩大到新店和洪山公社;1975年新鼓楼区[福州市]五一广场店、洪山公社划归环城区管辖;1980年恢复鼓楼区名称;1981年福州市火车站地区划归鼓楼区;1983年划进福州大学、福建医学院、福州军区驻铜盘、马鞍部队营地;1996年全市行政区划调整,鼓楼区管辖区域西移,东西以晋安河和闽江为界,南北以东西河和外福铁路为界。鼓楼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发祥地,区内名胜众多,“三山”(屏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一楼”(镇海楼)、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温泉公园、金牛山公园、江滨公园、华林寺、西禅寺、开元寺、法海寺等都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三坊七巷”、朱紫坊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区内有1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区[福州市] - 地理交通鼓楼区[福州市]西禅寺鼓楼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相对湿度77%。辖区内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区内长5公里的温泉带有“千古华清第一汤”之称,温泉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鼓楼区绿化覆盖率35.7%,人均公共绿地7.1平方米。辖区交通便捷,多条主干道纵贯南北,横接东西,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相接。鼓楼区服务业发达,形成了东街口、五一广场、五四路、西二环路等几个重要商圈,国际知名沃尔玛、百安居、毕马威、甲骨文、思科等相继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福州软件园、洪山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技园区拥有6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和19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7年鼓楼区生产总值351.9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0:23.8:76.2。工业总产值实现15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49.2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1.4亿美元,出口总额实现10.3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7.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鼓楼区[福州市] - 历史拆迁鼓楼区[福州市]福州的鼓楼,为唐元和十年(815年)观察使元锡所建,是当时的州城门,乾宁三年(896年)改称威武军门。宋嘉祐八年(1063年)改建为双门,并在城门上建楼九间。熙宁二年(1069年)置铜壶滴漏以计时,以鼓角报更,因此得名鼓楼。明万历年间重修后,鼓楼又称为“全闽第一楼”。福州的鼓楼一直保存到解放后,一千多年中它曾数次毁于火,数次重建。1947年间又引发拆除与重建的争论。福建省档案馆中保存的案卷,完整展现了这场争论的全过程。1947年,经历过两次沦陷的福州仍满目疮痍,许多被毁的建筑和市政设施都没修复。鼓楼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中损毁严重,楼房塌坏、墙壁颓废,施放午炮时碎砖土掉下来,危及行人安全。在当年召开的福州市参议会一届四次大会上,参议员林时聘提交“请即拆毁鼓楼以策市民安全案”提案。内容是鼓楼被炸后一直没修复,基础动摇,砖土下落,既有碍观瞻,又有危险,建议拆卸鼓楼,以拆卸的鼓楼砖石抵充工资。鼓楼区区民代表范意济等人在区民代表会第一届春季大会上提出相反的提案,议题是“建议修建鼓楼以免危险保存古迹案”。理由是鼓楼极有历史价值,应当保存修建完妥,以壮市容,符合保存古迹的意旨。于是在市参议会四次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就鼓楼拆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会议通过林时聘参议员的提案,提交市政府查照办理。福州市政府接到提案后认为鼓楼被炸后残破危险,若修建费用浩大无力承担,只好请示福建省政府。1947年5月27日,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批示:“执行市参议会议决案”;省政府给市政府的指令中写道:“准予依照该市参议会议决意见办理,仍仰拟具整个拆卸计划预算呈凭核办。”6月1日《福建时报》也刊登鼓楼将要拆除的消息。正当鼓楼面临即将被拆的命运时,鼓楼区区民代表范意济和鼓楼区的各商民得悉消息后联合向省政府递交呈请。区民代表认为鼓楼被日寇轰炸却没有倒塌,即可代表中国不会被日本摧毁,是福建抗战胜利的一大纪念。他们建议修建鼓楼以保存古迹,请主管机关召集本区代表捐款,以解决经费问题,并随呈附送修复鼓楼工料预算标准;同时他们还对市参议会的决议逐条批驳。这时市民施涵宇向省参议会去函介绍了各商民不愿拆卸鼓楼的情况,得悉情况后,省参议会向省政府发来代电认为鼓楼是古迹,既然商民自愿集资修建,与保存古迹条例没有不符之处,请省政府核实办理。福州市还召开全市区民代表联席大会,决定组织修建鼓楼筹备处,负责集资捐款重修鼓楼。鼓楼的拆建引起各方关注,争论极其激烈。面对这种状况,省政府只好一面让福州市政府将此事提交市参议会复议,一面让区民们暂缓组织修建筹备处,以等待市参议会的复议结果。市参议会在一届五次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讨论并决议:经费如果可以解决就同意修复,限定三个月内修建完成,午炮移到别处施放。修复鼓楼计划上报后,获福建省政府同意。修复鼓楼的提议占上风,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福州市政府报送了修建鼓楼工程图、修建鼓楼预算、修建鼓楼图说、鼓楼受益修建表等。8月30日,省政府应闽都古迹文化俱乐部董事长施景琛的呈请,向善后救济总署福建办事处发出电文请其调拨工粮8吨帮助修建。此时善后救济总署福建办事处业务已停办,获得工粮资助计划化为泡影。战争刚过去的福州民生多艰,自行筹修困难重重,鼓楼的修建计划就搁置了。12月15日,省政府训令福州市政府:已过去三个月尚未兴修,如果因费用筹措困难,无法修复,应予以拆除。鼓楼再次面临拆除的命运。1948年4月18日,中国同盟会纪念会福建省联络员办事处致电省政府,称鼓楼顶前是辛亥革命光复闽省约举信号发炮起义的策源地,他们想将鼓楼筹建成中国同盟会开国纪念楼,将辛亥革命烈士的功绩刻石,将烈士遗像悬挂其上,以资纪念。还希望将楼两旁的武圣庙、文昌宫划归其管理。省政府认为事关福州市公产处理及地方建设问题,应由市政府提请市参议会审议。此事到8月28日还无消息,就此搁置。鼓楼拖着残破不堪、随时可能倾覆的身躯迎来了福州解放。1952年,为了便利交通,鼓楼被拆除,城墙的砖石铺就了鼓楼至屏山的道路。从此,鼓楼成了地名。鼓楼区[福州市] - 历史沿革鼓楼区[福州市]汉初闽越王首建冶城,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郡守在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郡守程师孟于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谓之鼓楼,“鼓楼”因此得名。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鼓楼区,与大根区并列市辖区。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仍为市辖区,设区公所;1951年改设区人民政府;1955年改称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大根区并入;1968年9月更名为红卫区,1978年4月恢复鼓楼区。1955年11月,设鼓东、鼓西、华大、新民4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大根区,并入鼓楼区,所辖东街、南街、安泰、道山、水部、河西、东门7个街道办事处归鼓楼区管辖。1957年12月,撤销新民街道办事处,并入华大街道办事处;撤销道山街道办事处,分并于安泰、南街街道办事处;撤销河西街道办事处,分并于东街、东门街道办事处。1970年2月,郊区洪山公社并入红卫公社,连同新店公社划归红卫区。1975年5月,新店公社复归郊区。7月,红卫公社划归蔬菜区。1981年10月,增设五四街道办事处。1986年11月,增设王庄新村街道办事处。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995]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1)鼓楼区辖水部、安泰、东街、鼓东、鼓西、华大、南街7个街道办事处,五四街道的思儿亭、汤边2个居委会,东门街道的东大、温泉、金汤、琼河、东水、琼新、河西、河东、东湖、澳桥、汤门11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划入的洪山镇和新店镇的义井、湖前2个居委会,从台江区划入的茶亭街道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将王庄新村、东门、五四3个街道办事处和水部街道的紫阳、紫新、砌池、丝绸厂、福马5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1996年1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鼓楼区从原郊区划入洪山镇及新店镇的湖前村委会,从台江区划入茶亭街道办事处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出晋安河以东的五四、王庄新村2个街道办事处及原东门街道办事处的塔头、桂香、康山、琯尾、晋安、浦一、浦二、浦三、浦四9个居委会和水部街道办事处的紫阳、砌池、丝绸厂、紫新、福新5个居委会归晋安区;划出琼河、东西河以南水部街道办事处的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归台江区;划出鼓西街道办事处的农大居委会归仓山区;撤销东门街道办事处,设立温泉街道办事处;增设五凤街道办事处。2000年,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华大街道、鼓东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东街街道、水部街道、温泉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59858人,其中:鼓东街道 39267人、鼓西街道 54435人、温泉街道 48391人、东街街道 28924人、南街街道 54169人、安泰街道 33166人、华大街道 66557人、水部街道 34546人、五凤街道 79406人、洪山镇 120997人。2001年,鼓楼区辖东街、五凤、华大、鼓西、鼓东、温泉、南街、安泰、水部9个街道办事处和洪山镇,设76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2003年,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华大街道、鼓东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东街街道、水部街道、温泉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2004年,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76个社区、5个村委会,总人口56万。鼓楼区[福州市] - 人口民族鼓楼区[福州市]一、 鼓楼区总人口鼓楼区总人口为561261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与1990年7月1日0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4444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46817人,增长35。42%。二、 人口地区颁布鼓楼区人口分布如下:鼓东街道39378人安泰街道33391人鼓西街道54536人华大街道66549人温泉街道48526人水部街道34634人东街街道28901人五凤街道79503人南街街道54136人洪山镇 121708人三、 家庭户人口鼓楼区共有家庭户154224户,家庭户人口459038人,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8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4人减少了0.36人。四、 性别构成鼓楼区人口中,男性为285871人,占总人口的50.93%;女性为275390人,占总人口的49.0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81。鼓楼区[福州市]五、 年龄构成鼓楼区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9656人,占总人口的12.41%;15-64岁的人口为451439人,占总人口的80.4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0166人,占总人口的7.16%。与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98个百分点。六、 民族构成鼓楼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58128人,点总人口的99.4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33人,占总人口的0.56%。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45870人,增长了35.3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947人,增长了43.32%。七、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鼓楼区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25414人,接受高中(含中专、职高)教育的为162005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为150717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为8696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种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万人中拥有各种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1622人上升为2235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816人上升为288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343人上升为2685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1889人下降为1549人。鼓楼区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1686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17%下降为2.087%,下降了3.08个百分点。鼓楼区[福州市] - 精神文明鼓楼区[福州市]三坊七巷福州市鼓楼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的发祥地,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辖区面积35.7平方公里,现辖9个街道1个镇,77个社区、15个经合社,常住人口60万。2200多年悠久的建城史,为鼓楼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辖区名胜古迹众多,高楼大厦林立,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福州的形象窗口。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四个关键”实践要求和“四个先行”实践方向,立足区位和人文优势,以福州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和绩效评估活动为抓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鼓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鼓楼区经济在多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在全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中蝉联城区组“四连冠”。2007年鼓楼区GDP实现351.9亿元,比增15.6%;工业总产值154.9亿元,比增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4.5亿元,比增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2亿元,比增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2亿元,比增42%;财政总收入17.9亿元,比增21.2%,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比增17.8%;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4亿美元,比增38.2%;出口总额10.3亿美元,比增20.8%;内资到资143.3亿元,比增12.5%。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到资等多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市之首,在全市绩效评估工作评比中以总分85.52分的成绩名列十三个县(市)区第一名,获得优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鼓楼的重要载体,围绕“当好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执政为民的表率,树立整洁优美、文明和谐、高效务实的形象,努力打造海峡西岸首善之区”的创建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荣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教育示范区”、福建省首批“平安县(市)区”、省科普先进区、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等多项先进称号。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