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简介

金门县 - 简介金门县金门县,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西距厦门约6公里。面积149.27平方公里,人口(包括马祖等岛屿)约5.2万。金门岛原为浯州屿, 岛岸线长152公里,有料罗湾等天然港湾30余处。全县总人口约6万人,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1949年,大、小嶝岛及角屿解放后,成立大嶝区,由南安县代管。1955年,成立金门县人民政府。1970年,大嶝公社归同安县管辖。1985年地市合并,金门县归属泉州市。现金门县由台湾当局暂时管辖。现辖有金城镇、金沙镇、金湖镇、金宁乡、烈屿乡等。名字来源金门旧名「浯州」、「仙洲」,由于孤悬海中,每为海盗倭寇肆虐之所,直到明太祖酒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始于岛上构筑城池以防御倭寇侵优,依其形势「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取名为「金门城」,从此乃以「金门」为名。金门县 - 历史金门县汉人移民对金门的开发依据可考的史料始于晋代。根据清代《金门志》的记载,晋代共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因躲避战祸移居金门。803年唐代朝廷在泉州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陈渊任牧马监,此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十二姓随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尊为“开浯恩主”。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南明时期,金门由郑成功政权实际控制。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后,曾采取迁界措施,强制居民迁至海岸线30华里外,岛上人烟无存。1674年~1679年,郑氏复占金门,并以此作为对中国内陆进行军事行动的前进基地。1680年清军二度攻占金门后,沿袭旧制隶属于福建省同安县(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厦门市同安区),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后实施复界,因迁界离开的居民陆续返回原籍。1914年,清代地方区划制度废除,厦门自同安县独立分置思明县,金门划归思明县管辖。1915年金门独立设县。1937年日军占有金门,直到1945年战败为止。金门县 - 行政区划县治金沙镇。全县辖3镇3乡(金沙镇、金湖镇、金城镇、金宁乡、烈屿乡、乌坵乡)历史沿革:金门旧名“浯州”、“仙洲”,由于孤悬海中,每为海盗倭寇肆虐之所,直到明太祖酒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始于岛上构筑城池以防御倭寇侵优,依其形势“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取名为“金门城”,从此乃以“金门”为名。金门县 - 地理金门岛金门地处东经118度33分,北纬24度44分,位于九龙江口外,与厦门湾口遥望。包括金门本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胆、二胆、狮屿、猛虎屿、草屿、后屿、东碇岛、复兴屿等十二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50.3397平方千米(不包括代管乌丘乡面积)。小金门岛原称烈屿。历代属同安县管辖,1913年属思明县。1914年成立金门县。金门县由59座大小岛屿组成。最大的为金门岛,面积133平方公里,为福建第三大岛。岛形似哑铃,东西宽,南北窄。地势由中部向南北倾斜,中部为一东西向的带状高丘陵,南部分布有舒缓的低丘陵和浅丘陵。环岛多港湾,以金门湾最为著名。小金门岛面积15平方公里,多丘陵。地形:金门的主要地形为起伏的花岗岩地形,岛上最高峰为太武山(其高为253公尺,其上有毋忘在莒蒋公之手铭),雄势雄伟,独冠屿上,近观之若兜鍪状,故名太武 。其石纷纠萦纡若印章篆刻,又称“海印”,隔海远望,如仙人偃卧(仙人倒 地卧不起之形),海上人因别呼之为“仙山”。太武山之外,东有鹊山、凤山、塔山;南有双山、长安山、丰莲山、太文山(古燕南山)、献台山、南磐山;西有矛山;西它雪鄐、虎山、天摩山、金山等等。而古宁头区、古岗区、马山区与烈屿区除有部分丘陵地形外,多为地势平坦,红土广泛覆盖之台地,各区海岸则有花岗片麻被海水侵蚀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发育良好之沙滩,岩岸沙岸交错构成了金门多变的海岸景观?气候:气候属南亚热带,暖热少雨,终年多大风。居民多从事农业、渔业和盐业生产。农产品以花生为主,次为甘薯。水产丰富,主要有带鱼、马鲛鱼、大头鱼、大黄鱼等。盐田分布在金门岛西园和小金门岛青歧。滨海有丰富的玻璃砂。金门县 - 语言金门通行闽南语。金门闽南语与台湾闽南语皆有明显漳、泉混合口音的现象,两语在一般对话中无碍。但因历史因素,有少数字汇差异,读音、声调也有细微不同。字汇差异例台湾本岛因受日治时期,以日语称摩托车为“ōtobai”(オートバイ)(Autobike),而金门则照字面发音,读作“mô'-thok-chhia”。金门县 - 交通水头码头岛内联系多倚靠公路交通,全岛公路密度为台澎金马地区各县市之冠。大小金门间仰赖水头商港(金城镇)与九宫码头(烈屿乡)间的航运,联络两岛的金烈大桥已讨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动工。乌丘乡原属莆田县,与金门本岛间并无直接航班,须经由台中港中转。对外交通以空运为主,目前有往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各航线。海运方面则有料罗与水头两商港,水头商港同时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和平码头间有定期航线。船舶:金门有料罗与水头两商港,水头商港同时为小三通指定港口,与厦门和平码头间有定期航线,亦为烈屿乡(小金门)与金门本岛间定期航线对口。小金门的九宫码头及大金门的水头码头之间每天从早到晚每半小时各有两艘渡轮来回,每次搭乘需付两元,船只可载运机车或脚踏车等小型车辆,每次载运机车或脚踏车等小型车辆10元。2006年6月8日另外开辟与泉州石井港的航线,成为第三条小三通航线。乌丘乡原属莆田县,与本岛间并无直接航班,仅有台中港有航次连络。航空:对外交通空运为主,尚义机场为本县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有往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各航线。公路:金门无客运铁道,仅有盐场搬运用铁路(已消失)。岛内倚赖公路,岛际则为水路。其中最主要一条为贯穿金门本岛中部的中央公路(又名伯玉路),另有环岛北路、环岛西路、环岛南路、环岛东路...等主要公路。在国军的管理之下,金门之道路密度为台澎金马地区各县市之冠。联络大小金门岛的金门大桥已讨论多年,但因金门地区的材料取得不易,加上金门无大型营造商,迄今仍未动工,因此被当地居民戏称为一座“选举浮桥”。金门县 - 旅游金门的地理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金城是金门最早开发的地带。唐朝时牧马侯陈渊率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将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郑成功、鲁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驻足。金城的古迹非常的多,其中较有名的古迹略述如下:旧金城: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设守御干户所于旧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间,地方官署才移驻后浦。尚留下一些遗迹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寻。牧马侯祠:金门在唐德宗(西元八百年左右)时期曾被福建设为牧马区,陈渊被派来担任牧马监的工作,他带领随从及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奠定了金门的发展基础。浯江书院:建于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08年),书院内有朱子祠,乃是为了纪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讲学于金门,立燕南书院,金门受朱熹的教化颇深。延平郡王祠:夏墅岗由于形势险峻,以前是郑成功练兵的重镇。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郑成功。其他有关的遗迹,还有莒光楼、点将石、国姓井与万人井等。莒光楼莒光楼:是一幢仿古宫殿式的三层楼建筑,建于1952年,用来表彰在金门历次战役中英勇官兵的事迹。而由于曾被采用在中华民国邮票的图案上,所以驰名中外,成为外宾来访金门时的第一站。在一楼设有演示文稿室,放映金门多媒体简介。登上楼顶可观看全城景观及小金门海域。莒光湖在楼旁为金门五湖之一,岸边种满木麻黄及相思树,景色怡人。御赐里琼林坊:琼林旧称平林,因贤才尽出故明熹宗天启五年被御赐为琼林。琼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叶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因为平林籍的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于是赐里名「琼林」。琼林家庙经文建会评其为「十四世宗祠」,为中华民国国家二级古迹。鲁王墓:它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 "鲁王为明太租九世孙, 名以海.京师既陷, 转徒台州, 张国雄等迎居绍兴, 称鲁监国, 督师江上, 画钱塘而守.后为清兵所克, 遁入海, 依郑成功, 辗转到金门, 去监国号.成功初以礼待之, 后渐懈, 以海不能平, 将往南澳, 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据《辞海大事记》记载: 康熙元年 (1662 年) , 鲁王薨於台湾.由此看来, 两处记载互相矛盾, 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明末清军入关后,明思宗自缢,天下大乱,南明各王四处流亡。鲁王朱以海辗转到金门,寓居七年之久,因时局太乱,死后秘密葬在金门,不敢立碑。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夏季),金门国军在旧金城东古岗湖西发现鲁王真冢。 由于发掘了鲁王真圹, 在出土志里, 说明旧时的谬误之处。据载王世系事迹綦详, 卒年为王寅康熙元年 (1662 年) , 并云王素患哮疾, 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将其葬於金门东门外的青山上, 前有湖水, 右有石峰。王屡游其地, 曾题"汉影云根"四字於石上。后来鲁王忠骸迁葬重建新墓, 墓背山面海, 前立牌坊, 中建碑亭, 庄严肃穆, 树木茂密, 成为金门岛的一大历史观光胜地.附近的古岗湖, 即是往昔记载的湖水, 湖边有古岗楼, 山腰有古岗亭, 朱梁碧瓦, 无不古色盎然。邱良功墓:邱良功是清仁宗时剿海盗勇将。墓位于小径村,是金门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园,为国家二级古迹。西村父子文魁:西村吕氏宗祠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历史。宗祠内随处可见「理学明贤」、「文魁」、「明经」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风兴盛。 金宁地方的古迹:金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闻名中外的古宁头大战就发生在这里。威振第:位于古宁头北山村,是清水师提督李光显的故宅。李光显是清嘉庆年间缉讨海贼蔡牵的勇将之一,官累至广东水师提督,两广总督阮元亲题「海邦着绩」匾额相赠,他的故居又称为「提督衙」。为国家三级古迹。金门国家公园水尾塔:为镇水用的压胜物,通常立于河湖畔以镇水氾滥、保农作平安。风格独特仅存一座于古宁头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迹:僻处太武山外,金沙的开发晚于金门的其他地区,因传说盛产金沙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西园盐场:金门早在元朝时官方就设立盐场,最盛时达十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一处。 陈桢恩荣坊、陈桢墓:陈桢一门五代家世显赫,位居高官。陈桢墓为国家二级古迹。山后民俗文化村:起源于清末旅日华侨王敬祥,在外经商有成,遂在故乡建大楼房。民国六十四年政府将其重修整建开辟成民俗文物馆。金门国家公园:金门国家公园位居台湾海峡前线,范围包括了金门岛的中央、西北、西南、东北角区域,以及烈屿(俗称小金门)的环岛道路及其外围区,共分为古宁头区、太武山区、古岗区、马山区和烈屿岛区,总面积约为3720公顷,约占大小金门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金门中正公园:民国65年先总统蒋公逝世週年,金门军民为纪念领袖,将太湖、榕园等游览点合併,连成一大型风景区,特命名「中正公园」以为纪念。中正公园的面积广达50公顷,其中太湖的面积占36公顷,沙丘绿野占14公顷。公园入口处有一座宏伟壮大的前门,左边竖立着先总统 蒋公铜像,其身穿着中山庄,左手拿着手杖,右手拿着军帽挥动,流露出慈祥的笑容。文台宝塔景点:位于金城镇古城村南磐山啸卧亭北侧,是一座花岗石砌成的五层实心塔。现列为国家二级古蹟,当时为航海指标,如现今灯塔一样功用。宝塔平面呈六角形,基座以上共分五层,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担镇以矛尖宝顶。八二三战史馆:八二三战史馆位于金门中正公园内,建于1988年,为当年炮战的事迹作历史见证。战史馆正门两侧外壁上镌刻有战役期间殉职官兵姓名共587位,左侧展示当年主力战斗机─F八六军刀机以及主力炮--五五公厘加农炮,右侧则停放海陆间穿梭自如的两栖登陆运输车(LVT)。馆内另外将战役有关史料规划成十二个展示区,以图表、照片、文件、遗物、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将八二三炮战事件始未作最完整的记录。在金门地区除了八二三战史馆外,鹊山及小金门也分别建有八二三炮战的纪念碑。金门县 - 打造旅游品牌6月14日,福建东山和金门、澎湖三岛签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三岛将深化旅游文化合作,在台湾海峡打造“三岛一线”旅游特色品牌。根据协议内容,福建东山和金门、澎湖三方联合设计和编排适应旅游者需要的“三岛一线”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海峡旅游特色品牌。三方表示,将共同推动东山-金门-澎湖的客运直航线路开通,争取实现三岛往来落地签注,构建便捷的交流通道;积极组织旅行商促销旅游精品线路,互送游客,实现客源互换,客源共享,共同做大做强海峡旅游市场。金门县 - 特产金门高粱酒金门高粱酒:金门的气候环境适合生长高粱,当地人以高粱为酿酒的盛品,酝育出气味芬芳和口味浓郁为人所称道的好酒.金门酒闻名全台,到金门一游时,可别忘了带几瓶好酒回去喔! 浯记一条根远在数千年以来,天赋识灵草,我们的老祖即对大自界所予的天然植物,几经亲身经验与累积,而发现一条根药草的好处,进而利用其来调养生息.浯记一条根由台湾大学农学院辅导栽种,为品质卓越的药材,如果你怕买到假货,不妨到浯记一游,就可获得你想要的东西.金门贡糖:相传系明代闽南御膳贡品,招祥迎春.年节纳贡.为品茗茶点之极品;后随厦门制饼师傅传入金门,并广被一般汉饼店所产制。金门菜刀:金门自1949年古宁头战役.1958年八二三炮战,历经大小战役及中 共单打双停炮击达百发之,其猛烈可谓人类战史之最,然对制刀业而言,炮战遗落之炮弹壳无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金门制刀厂创建至今已六十余年历史,吴朝熙先生是金门第一把炮弹钢刀的创始人,其间更有许多中外知名媒体竞相采访。面线:金门面线,香Q.不咸,以传统手工制面技术,引用金门纯净水质,配合本地独特天候,经由风.阳光,自然曝晒干燥,不添加防腐剂.不漂白,实为金门传统手艺下的特产好品之一金门的民俗风情,既保持闽南特征,又独特迷人。民间传统节日与大陆的习俗特别和漳州、泉州完全一样。每年例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的规模最大。岛上乡民视石狮为保护神,各村落路口,随处可见身穿盔甲或外围披风的立姿石狮,狮前常见香火,为金门独有的景观。位于金沙北端的山后中堡18栋闽南式古屋,燕尾高扬,既代表着金门民俗,也是中华绚丽多姿的体现,已被辟为“民俗文化村”。金门县 - 金门宗祠文化特色开放观光后的金门,给观光客的印象是树多、路多,还有宗祠多。在金门各姓宗祠就有一百六十二座之多,尤其是蔡姓聚落的金湖镇琼林里,则以“七宗八祠”之胜,堪称金门、也是台湾地区第一,并成为观光客和喜爱研究宗祠的学者,喜欢造访的聚落之一。宗祠或称家庙、祠堂,是各姓氏奉祀祖先神位的建筑,以金门的土地面积约有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各姓宗祠就有一百六十二座之多,密度之高为台湾地区之冠。其中,琼林里以蔡姓一姓,就有大宗蔡氏家庙、十六世藩伯宗祠、前庭房六世宗祠、坑墘六世竹溪公宗祠、新仓下二房六世及十世乐圃公宗祠、大厝房十世伯崖公宗祠、新仓上二房十一世宗祠等七座宗祠,连同怡榖堂书房在内的闽南式古厝建筑群,在1985年八月十九日经“内政部”公告为台闽地区第二级古迹。琼林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一里之地,出了进士六人、举人七人、贡生十五人,武将六人,文臣武将人才辈出,并以忠孝廉节事迹多著称,澎湖第一位进士蔡廷兰即是祖籍琼林。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琼林原名平林,还是皇帝御赐里名,木匾现仍高悬在宗祠内,见证这段历史。明代熹宗天启五年、即公元一六二五年,福建巡抚邹维琏以平林人蔡献臣学问纯正,奏请朝廷御赐里名“琼林”;蔡献臣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举人,第二年再中进士,曾官至湖广按察使、浙江提学,逝世后追赠刑部右侍郎,为官清介亮直。琼林又有“名宦乡贤”之誉,缘由是明代从穆宗隆庆到神宗万历二十年间,“琼林三蔡”蔡贵易(官至浙江提学、督学贵州)、蔡守愚(官至云南布政使)、和蔡献臣三人先后登进士第,贵易和献臣父子并有“父子文宗”美誉,到清代乾隆年间,泉州知府题匾“名宦乡贤”。位于全岛蜂腰部的琼林里,现为金门公园管理处维护的传统聚落,不但以宗祠、风狮爷、一门三节坊和闽南古厝闻名,在两岸军事对峙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地下的琼林有战斗坑道串连,吸引慕名的游客,可以说是文化和战斗金门综合体的缩影。金门县 - 政治金门地区选民结构以泛蓝(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支持者居绝大多数,历届选举泛蓝候选人均囊括九成以上选票。民进党则在近年来积极在金门投入行政资源加强耕耘。

中文名称

金门县

外文名称

Kinmen County

别名

仙洲、浯岛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

下辖地区

3镇、3乡

政府驻地

金城镇

电话区号

082

查看更多信息

获取投资政策
一键获取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招商机构
产业园区
政府机构
载体资源
土地数据

报告定制

更多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